百家姓—锁姓
锁
[锁、鏁、琐,读音作suǒ(ㄙㄨㄛˇ)] 一.姓氏渊源: 第一个渊源: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 春秋时期有琐国,琐、锁二字通假,因此亦称锁国(今河南新郑北部),后为郑国大夫的食采之邑,其后人以封邑名称为姓氏,称琐氏、锁氏。 周灵王姬泄心十年(公元前562年),在晋悼公姬周兴复霸业过程中,晋、宋、鲁、卫、曹、莒、邾、滕、薛、杞、小邾、齐十二诸侯国联军开始了"十二国攻郑之战",曾两度进攻郑国(今河南中部)。而进攻郑国,琐邑则是必经之要冲。 在春秋时期晋、楚两国的争霸战争中,郑国介于两强之间的郑国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,因而连年遭受两国的交互攻击,致使郑处于晋来降晋、楚来附楚的被动状态。 郑国为摆脱这种困境,根据当时楚国弱于晋国的客观形势,决定诚意依附晋国。为达到受晋国保护,免遭楚国侵伐的目的,郑卿士子辰向郑简公姬嘉进献了一个谋略:郑国出兵去攻打亲附于晋国的宋国,借晋国率诸侯"救宋攻郑"之机与晋国媾和;待楚国军队北上救郑国之时,再与楚国媾和,以此诱使晋国全力为郑国而攻击楚国,令楚国从此不敢再侵扰郑国。郑简公接受了子辰的这个主意。 周灵王十年春,郑国派遣邻宋边境的部队向宋国挑衅。宋国大夫向戍率军击败来犯之敌并侵入郑国。郑国便以此为借口,遣卿士子展领兵大举攻宋。农历4月,晋悼公命宋、鲁、卫、曹、莒、邾、滕,薛、杞、小邾之君及齐国太子光率军会同晋军进攻郑国。农历4月19日,齐、宋两军进抵郑国都城新郑东门外。当晚,晋军进至新郑西郊。随后,晋军分一部兵力东进攻打被郑侵占的原许国旧地。不久,卫军亦侵入郑国北部。农历6月,各国诸侯军在郑国属地向邑(今河南尉氏西南部)会师。晋悼公与诸侯在向附近的北林邑(今河南尉氏西部)会见。尔后,诸侯联军自向邑经新郑北的琐邑(今河南新郑北部)包围新郑,并在其南门外阅兵,以炫耀武力。同时,晋军后续部队亦已渡过济隧(故黄河支流,在今河南原阳西,已干涸)以南趋新郑。郑国遂遣使出城求和。农历7月10日,诸侯与郑在亳北(商故都之北,今河南郑州北部)会盟。郑国立即屈从于晋国,之后十二国联军撤走。 在十二国联军进攻郑国之时,楚共王熊审亦率军北上救郑国。同时,楚共王遣令尹子囊赴秦国请援,秦景公嬴石命右大夫詹率军随从楚共王救郑国。但在楚、秦联军进入郑国时,十二国联军已撤走。郑简公依照预定计划,出迎楚共王,并于农历7月27日出兵会同楚、秦之师再次侵入宋国。 农历9月,晋悼公再次率诸侯联军进围新郑。郑简公遣大夫公孙良霄、太宰石獒赶赴楚国告急,请楚国再次发兵援救。楚共王自料难以战胜诸侯联军,因而不肯发兵救郑国,又恐郑国就此降靠晋国,遂将公孙良霄、太宰石獒二人扣押。如此一来,郑简公就命令大夫王子伯骈向诸侯国乞和。到农历12月1日,晋悼公率十二国联军与郑简公在萧鱼(今河南新密尖山乡萧鱼口)相会。 至此,晋国完全掌握了对郑国的控制权,郑简公亦终于达到了避免楚国侵扰的目的。此后二十余年间,郑国未再叛晋国。 第二个渊源:源于奚族,出自唐朝时期库莫奚族锁卢氏部族,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。 唐朝时期,鲜卑族分支有库莫奚族,属于宇文部的一支。 库莫奚之称始见于北魏登国三年(公元388年),然这一称号的出现,应在公元四世纪中叶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。自此以后,史书有了不间断的记载,到公元十三世纪之后才不见其名,库莫奚族前后存在近千年。 库莫奚族有锁卢氏部,后为拓跋部的索卢氏、奚斗卢氏,其部族以为姓氏,有取谐音汉字称锁氏者。 第三个渊源:源于回族,出自中亚地区古阿拉伯撒马尔干,属于以原籍地名为氏。 撒马尔干,是宋、元时期古花剌子模王国的都城,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市。 花刺子模国原是中亚地区里海之东的一个小国,都城在兀笼格赤(一作乌尔达赤,蒙古语称玉龙杰赤,今土库曼斯坦共和国乌尔根奇)。由于兀笼格赤的原名为花刺模,因而东方称之为"花刺子模国"。 宋宁宗赵扩庆元六年(公元1200年),摩诃末继花刺子模国王位,他政令清晰,国家逐渐强盛,在夺取了西辽政权的西部地区之后,又通过多次远征,吞并了波斯(今伊朗)、吐火罗(今阿富汗)等周围各国,达到了全盛时期。然后,摩诃末建新都于撒马耳干(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),他一度还企图远征蒙古。当年,摩诃末曾派使节到中都(今北京),到处探听大蒙古汗国的虚实和进攻路线。其后,由于摩诃末大肆分封诸子,造成政出多门之态,国力渐弱。 宋理宗赵昀嘉定八年(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年,公元1215年),成吉思汗派使节到花剌子模国(Khorazm,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),缔结通商贸易协定。成吉思汗按协定派出使臣与商队四百五十人、五百头骆驼,携带大批金银珠宝与商品前往通商。至讹答剌(一作兀都刺儿,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奇姆肯特)时,其总督亦难出见财起意,诬指商队为间谍,上报国王摩诃末屠杀之,侵吞了全部商品与骆驼。 当时成吉思汗为集全力攻伐金国,避免中断贸易,争取和平解决,便派出使臣,致书摩诃末责其背信弃义,要求交出凶手。摩诃末骄横一时,拒绝了成吉思汗的要求并杀害正使,剃光了两位副使胡须,押送出境。成吉思汗大怒,遂以攻金之事交付给木华黎,而自谋征讨花剌子模国之事。 宋嘉定十一年(成吉思汗十三年,公元1218年),成吉思汗灭了西辽政权后,将蒙古西境与西域接壤,完成了对花剌子模国的攻击准备。 宋嘉定十二年(成吉思汗十四年,公元1219年),成吉思汗亲统二十万蒙古大军西征,他的四个儿子术赤、察合台、窝阔台、拖雷,以及大将速不台、哲别随行。 蒙古大军长驱直入中亚地区后,成吉思汗先肃清了乃蛮部的残余势力,然后于宋嘉定十三年(成吉思汗十五年,公元1220年),借口当年袭击蒙古商队之事,发动了对花剌子模国的战争。二十万蒙古军消灭了花剌子模国的四十万军队,攻占了其都城撒马尔干(Samarkand),其国王摩诃末西逃,成吉思汗令速不台、哲别等穷追之,"斩首而回"。 之后,成吉思汗指挥蒙古大军西越里海、黑海间的高加索地区,深入到俄罗斯(Russ)境内,于宋宁宗赵扩嘉定七年(成吉思汗十八年,公元1223年)击败了钦察(Kipchak)和俄罗斯的联军。随后,成吉思汗又挥军追击花剌子模国的太子札阑丁(亦称札兰丁),在申河(今印度恒河流域)将其十五万军队彻底消灭,札阑丁只领五十余随员跳河只身逃命。成吉思汗曾命拖雷、巴拉二将率军渡申河追击札阑丁,未获而还。 宋宝庆元年(成吉思汗二十年,公元1225年),成吉思汗凯旋东归,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疆土分封给四个儿子,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。 宋端平二年(成吉思汗三十年,公元1235年),成吉思汗在蒙古汗国灭西夏政权之前病逝,其第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。窝阔台汗派遣其兄术赤之次子拔都,率五十万蒙古大军开始第二次西征。西征军很快就彻底灭亡了花剌子模国,杀札阑丁。不久又大举征服俄罗斯,攻陷莫斯科、基辅诸城,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心挺进。 宋淳祐元年(公元1241年),北路蒙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(Legnica),大破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。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,大获全胜,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,全欧震惊,称为"黄祸"。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,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,于是急速班师。 蒙哥于宋淳祐十一年(公元1251年)即大汗位后,令其弟旭烈兀率兵开始第三次西征。 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,头等目标是消灭木剌夷国(Mulahida,今里海南岸伊朗北部)。宋宝祐二年(公元1257年),旭烈兀率蒙古大军荡平了木剌夷之地,并挥师继续西进,攻陷报达(Baghdad,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),屠杀国民达八十万人,灭亡了历时五百余年的黑衣大食国(Abbasids)。 此后,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圣地麦加,攻占大马士革,其前锋部队曾渡海收富浪(今地中海塞浦路斯岛)。本来旭烈兀还打算进一步攻打埃及,当时的埃及王室已经收拾完东西准备投降,但旭烈兀随即得到了蒙哥在伐宋战争中阵亡的消息,遂停止攻击,率主力班师。 回族锁氏,即源于花剌子模王国都城撒马尔干,其民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有大量被卷归中原的工匠、艺人等。到明朝时期,习惯将"撒马尔干"的汉译音为"锁懋坚",其后裔便立其首音的谐音汉字"锁"为姓氏,称锁氏。 二.迁徙分布: 今北京市,河南省的洛阳市,山东省的莱州市路旺镇,河南省新密县等地,均有锁氏族人分布。 三.楹联典故: 福建迁居有一老;竹凤焚香无二家:全联典指锁羽翰迁居河南宜阳锦屏山竹凤庄。 出泉州入河南诗书门第;离晋江就洛宜礼乐家声:全联典指锁羽翰离开福建泉州府晋江县,定居河南府宜阳县,用诗书礼乐振兴家邦。 九代两尚书政绩于今为烈;一朝三宰相家声振古如兹:上联典指在宋太祖、宋徽宗时,锁继恩、锁羽翰分别任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和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。下联典指宋朝锁政等三人,官居宰相、宰辅。 柄铁心而谏主犯颜力争不负监察御史;持玉尺以量才公道取士元称奉政大夫:上联典指宋英宗时锁咬儿任监察御史,精忠报国,力争上谏。下联典指明朝进士锁青缙,清朝时任刑兵部主事、山东大考官,授奉政大夫。 四.历史名人: 锁羽翰:(生卒年待考),宋朝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 锁继恩:(生卒年待考),宋朝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 锁咬儿:(生卒年待考),回族,著名元朝大臣。 锁咬儿,全名为锁咬儿·哈的迷失,为元朝回回。元英宗时任监察御史,精忠报国,力争上谏。 锁咬儿·哈的迷失在十二岁时,就开始宿卫元英宗孛儿只斤·宗硕德八剌潜邸,掌服御诸物。元英宗即位后,锁咬儿·哈的迷失拜监察御史。 元至治元年(公元1321年)春,诏起大刹于京西寿安山,锁咬儿·哈的迷失与御史观音保、成珪、李谦亨上章极谏,以为东作方始,而兴大役,以耗财病民,非所以祈福也。且岁在辛酉,不宜兴筑。 初,司徒刘夔妄献浙右民田,冒出内帑钞六百万贯,丞相帖木迭儿分取其半,监察御史发其奸,由是疾忌台谏。至是,帖木迭儿之子琐南为治书侍御史,密奏曰:"彼宿卫旧臣,闻事有不便,弗即入白,今讪上以扬己之直,大不敬。"元英宗糊涂信之,乃杀了锁咬儿·哈的迷失与观音保,杖刑了珪、谦亨,并黥之,窜诸遐裔。 元泰定帝孛儿只斤·也孙铁木儿泰定初年(公元1324年),元朝廷为锁咬儿·哈的迷失平反,追赠资德大夫、御史中丞、上护军,追封永平郡公,谥贞愍。之后又赐其妻子钞五百贯、良田千亩,仍诏树碑神道。 锁 政:(生卒年待考),著名宋朝宰相。 锁青缙:(生卒年待考),河南洛宁城郊寨礼村人。著名清朝大臣。 清朝时任刑兵部主事、山东大考官,授奉政大夫。 锁青缙,人称锁阁老,明天启四年(公元1624年)进士,曾任湖南长沙道员和江南主考,门生故吏遍天下。晚年告老还乡,回到洛宁,他喜欢为民请命,揶揄县令,轶事多多。 锁青缙的故事流传很广,他在与庸官的周旋中斗智斗趣,游刃有余,老百姓喜欢把他挂在家嘴边,津津乐道。 锁青缙小时候读书与别人不同,别人读书,非常爱惜书籍,如果不小心往书本上滴了墨汁,就懊恼不已,惋惜之余,还要自责。但锁青缙却不是这样,他喜欢往书本上乱写乱画,喜欢在字里行间写上自己的感受,搞"眉批"。 一次,私塾先生见他又搞"眉批",就用手指了指教室墙上,示意他注意墙上写的那几个大字。锁青缙一看,那墙上写着"敬惜字纸"四个大字。 过去的私塾,气氛肃穆,学子每天一进学堂门,迎面看到便是孔子的画像。学生得先在孔子画像前鞠一躬,然后再对着"敬惜字纸"四个字行个注目礼,在表明了自己对文化的敬畏之后,才可以坐下读书。学生们一般都不在纸张上乱写乱画,对于带字的纸张,都很爱惜,不能随便撕毁。 但锁青缙却有自己的看法,他对老师说:"我当然知道敬惜字纸,但我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,为的是加深理解课文。这样做,可以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料,这也是爱惜字纸呀!" 老师听罢他的话,感到很惊奇,内心虽然嘉许,嘴上却没有表态,但出门之后,就高兴地对人说:"这个学生将来不得了,一定会中举!"锁青缙后来不但顺利地考上了秀才、举人,还进士及第,一路顺风,春风得意。 考中进士后,锁青缙于明崇祯十年(公元1630年)放任湖南长沙道员,位列正四品,常任江南主考,门生很多,名气很大。到了晚年,他告老还乡,回到了洛宁老家。 据说他回来的时候非常威风,当地当时再也没有比他官大的人了,随行差役带回了圣旨一道,还带回了"江南主考"和"文殿阁老"大纱灯笼一对。这两件东西,粘着皇上的恩典,带着朝廷的威严,颇有些尚方宝剑的意味。对地方官员来说,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震动;对锁青缙来说,这些则是自己身份资格的象征。 锁青缙告老还乡后,一直在家赋闲,逍遥自在,他开辟了一处菜园子,平时种种菜,活动活动筋骨。忽一日,县里的公差递话过来说:当今首辅大臣(宰相)宋玉坚不日来访,现在已经从京城出发了。 这消息经省、州、府、县,上传下达,各级官员诚惶诚恐,刻意逢迎;诸般衙役,四处奔忙,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。但锁青缙接到消息后,内心虽然高兴,却不动声色,照样每日里到菜园子里种菜。 原来这宋玉坚乃湖南举子,当年锁青缙做江南主考时,学业上指点过他。后来他考中状元,官至宰相,感念恩师,就奏准朝廷,来拜谒锁青缙。宋玉坚的来访,给了锁青缙天大的面子。 宋玉坚来洛宁后,地方上的接待十分隆重,黄沙铺地,芦席罩天,前呼后拥,威严非凡。而锁青缙所在的寨礼村,却静悄悄的,没有搞这一套礼仪。锁青缙对村民们说:"该干啥干啥去,不要误了农活!"结果,宋玉坚来到村头,久候锁青缙不至,只好亲自到菜园子里来拜见。两人在菜园相见,中间隔着一道沟渠,锁青缙说:"唉,我已经老了,你拉我一把,我就过去了。"于是,宋玉坚就上前搀住他的胳膊,锁青缙这才迈过了沟渠。 宋玉坚见锁青缙竹杖芒鞋,布衣葛巾,打扮一如常人,家庭摆设也很简单,加上听他话里有话,让自己拉他一把,于是回到京城就给皇上说锁青缙生活清苦、终日种菜。 明崇祯皇上感念锁青缙为官清正,晚节磊落,钦准按"文殿阁老"的俸禄供应,并恩赐朝服一袭。从此以后,当地人便称锁青缙为"阁老爷"简称"阁老"。 明崇祯十二年(公元1632年),天下大旱,五黄六月,小麦在地,烈日在天,洛宁农民忙着下地收割,十分辛苦。可是县令提前催粮,派出衙役逼要。农民无法,只好请锁阁老出面说情。 这个县令名叫刘鸿业,是庸官,锁青缙平时懒得理他,但这次为了群众利益,只好头顶烈日,毅然前往。不过他没有去县衙,而是身穿朝服,带了家丁,直奔城内文庙。文庙,是祭祀孔子的地方,县令听说锁青缙要在文庙里见他,马上明白这是给他上政治课来了,只得小心聆听训示。锁青缙说:"我欲赴京面君,特来告别。备下四碟小菜,一点薄酒,还望笑纳。"县令一看,桌子上并无他物,只用白粉画了四个盘子和两只酒杯。 啥也没有,吃个甚!县令心中懊恼,感到尴尬,只好站在一边小心应付。锁青缙却旁若无人,不着边际地自言自语,并不搭理旁人,气得县令怨从心头起,恶向胆边生,正待发作。忽然两只麻雀飞来,落在大殿梁上打闹嬉戏。 锁青缙于是指桑骂槐:"五黄六月,焦麦头天,人人都去去龙口夺食,颗粒归仓;你这小小东西,竟敢在我面前闹梁(粮)!" 县令一听,知道锁青缙对自己催粮逼款不满,马上说"夏粮缓征,夏粮缓征"。 官员之间争锋,斗智斗狠是常规,而锁青缙却是斗智斗趣,这类官场上的风趣人物,为生硬的政治斗争增添了一些柔软。 一年腊月,天寒地冻,田间无农活可做,村人甚感无聊,见了锁青缙,都说搞点文艺活动吧,也好让大家解解闷。 锁青缙说,这容易。腊月二十四日一大早,他派人在村头竖起一个稻草人,左手拿着二百文铜钱,右手拿着一把刀。身上挂布条,写着一行字:"打一俗语。猜中者,可得酒席一桌;酒席由设谜者奉送。" 消息传开,到寨礼村猜谜的人,就像赶庙会一样多。但大家猜来猜去,都没有猜中。 锁青缙笑着说:"如果都猜不中的话,到大年三十我可要撤掉擂台,免送这桌酒席了!" 到了大年三十,还是没人猜中,锁青缙派人来撤稻草人,正待动手,忽然走近一个人,说:"且慢,让我猜猜!" 大家一看,此人是新科状元马起龙。只见他围着稻草人转了一圈,上前把稻草人左手中的二百文钱,悉数装进自己的口袋。又慢慢拿下稻草人右手里的刀,砍掉了稻草人的头。 大家都说"你这个人猜不中也就罢了,竟还要抢钱搞破坏!这还了得?快告诉阁老去!" 不料锁青缙来一看,哈哈大笑:"好一个新科状元!你猜对了!" 大家不解,一头雾水,锁青缙解释说:"这叫'得财伤主'", 大年初一,锁青缙果然在家里摆了一桌筵席,但不是单独请新科状元一人来吃,还请了村中几个读书人,他鼓励大家要像新科状元那样,开发智力,科举入仕,为乡里争光。 过罢年,新科状元离乡去京城了,锁青缙意犹未尽。洛宁到处是竹子,他就找来一根竹竿,在顶端绑了几斤牛肉,让大家做游戏,游戏规则是:这几斤牛肉,谁能摘下来就归谁。但不准放倒竹竿,不准攀援竹竿,只准用手摘取。 高大粗壮的竹竿,就那么竖在村头,围观的人群中,不知有多少聪明人,但谁也没有办法把肉取下来,只能干着急。 消息传开,有一个名叫张绾的年轻人,来到寨礼村,二话不说,把那竹竿往水井里一竖,便把牛肉摘走了。锁青缙说:"这叫'垂手而得',这小子脑子会拐弯,是个好材料。" 锁青缙有一个学生,名叫赵廷桂,聪明过人,天资丰盈,但玩心很大,学习上漫不经心,行为上吊儿郎当。锁青缙恨铁不成钢,一次很生气地对他说:"从古到今,凡欲有大作为者,必是聪明加勤奋。你天资聪明,但若就此耽误下去,一辈子也别想出人头地!" 想不到这学生的脾气也很大,当面顶撞道:"如果我能出人头地咋办?你敢打赌么!" 锁青缙说:"你若能出人头地,我家大门朝后开!" 这一晃数年过去了,有一天锁青缙正在家里大宴宾客,一小男孩故意来到门前拉屎,守门人上前干涉,可那小男孩梗着脖子说:"我爹说了,阁老爷的大门朝后开!这儿不是门!"守门人向阁老汇报这件事,锁青缙一拍脑门,说快去打听打听这孩子的父亲是谁! 一打听,才知道这小孩是新科进士赵廷桂之子。 锁青缙一摆手说:"好了,没啥说的,把前门堵死,大门朝后开!"他这才把当初激励赵廷桂的事讲了出来。 赴宴的人都过来劝阻:"当年一句玩笑话,何必当真?" 可锁青缙哈哈一笑说:"一句话激励出一个进士,大门朝后开,值!" 锁运诚:(公元1935~今),回族;陕西安康人。著名口腔医学专家。 195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。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七六医院口腔科军医、主治军医;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新疆总队医院口腔疾病防治中心主任,副主任医师。 先后为武警部队首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,武警部队口腔医学专业组副组长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口腔医学会理事,新疆维吾尔启治区牙病防治指导组专家组成员。 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研究和治疗工作,以中西医结合进行科研和临床实践,攻克常见病、多发病。 曾被评为原新疆军区科技大会先进科技工作者,并获多项成果奖。 主要论著有《耳压麻醉拔牙》、《中医药治疗淋巴结结核》、《牙本质再生修复探讨》等。 锁 安:(公元1938~今),河南洛宁效乡人。著名地方医务工作者。 现任新疆建设兵团工一师卫生处处级调研员。 锁志文:(公元1945~今),河南洛阳人。著名环保技术专家。 高级工程师,1968年兰州铁道学院机械系毕业,现任职于铁道部石家庄车辆工厂,石家庄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。 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工作、社会科学研究。在环境科学、信息科学、工程技术、领导科学等方面有较精深研究。 代表性著作有《自然与社会科学综论》、《人应该无愧于生命》、《铁路环境保护教材》、《路》等;发表论文100余篇,主要有《应尽快建立全国信息网络》、《抓好信息工作,促进中华腾飞》、《切盼建立环境信息网络》、《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》、《四宫数学》等。很多建议被各级政府采用。 1994年被国家环保局、共青团中央环宣575号文件授予全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称号。1999年8月中央人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锁志文环保、政论文选编《再造诺亚方舟》三十六万多字。
[锁、鏁、琐,读音作suǒ(ㄙㄨㄛˇ)] 一.姓氏渊源: 第一个渊源:源于姬姓,出自春秋时期郑国大夫封地,属于以封邑名称为氏。 春秋时期有琐国,琐、锁二字通假,因此亦称锁国(今河南新郑北部),后为郑国大夫的食采之邑,其后人以封邑名称为姓氏,称琐氏、锁氏。 周灵王姬泄心十年(公元前562年),在晋悼公姬周兴复霸业过程中,晋、宋、鲁、卫、曹、莒、邾、滕、薛、杞、小邾、齐十二诸侯国联军开始了"十二国攻郑之战",曾两度进攻郑国(今河南中部)。而进攻郑国,琐邑则是必经之要冲。 在春秋时期晋、楚两国的争霸战争中,郑国介于两强之间的郑国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,因而连年遭受两国的交互攻击,致使郑处于晋来降晋、楚来附楚的被动状态。 郑国为摆脱这种困境,根据当时楚国弱于晋国的客观形势,决定诚意依附晋国。为达到受晋国保护,免遭楚国侵伐的目的,郑卿士子辰向郑简公姬嘉进献了一个谋略:郑国出兵去攻打亲附于晋国的宋国,借晋国率诸侯"救宋攻郑"之机与晋国媾和;待楚国军队北上救郑国之时,再与楚国媾和,以此诱使晋国全力为郑国而攻击楚国,令楚国从此不敢再侵扰郑国。郑简公接受了子辰的这个主意。 周灵王十年春,郑国派遣邻宋边境的部队向宋国挑衅。宋国大夫向戍率军击败来犯之敌并侵入郑国。郑国便以此为借口,遣卿士子展领兵大举攻宋。农历4月,晋悼公命宋、鲁、卫、曹、莒、邾、滕,薛、杞、小邾之君及齐国太子光率军会同晋军进攻郑国。农历4月19日,齐、宋两军进抵郑国都城新郑东门外。当晚,晋军进至新郑西郊。随后,晋军分一部兵力东进攻打被郑侵占的原许国旧地。不久,卫军亦侵入郑国北部。农历6月,各国诸侯军在郑国属地向邑(今河南尉氏西南部)会师。晋悼公与诸侯在向附近的北林邑(今河南尉氏西部)会见。尔后,诸侯联军自向邑经新郑北的琐邑(今河南新郑北部)包围新郑,并在其南门外阅兵,以炫耀武力。同时,晋军后续部队亦已渡过济隧(故黄河支流,在今河南原阳西,已干涸)以南趋新郑。郑国遂遣使出城求和。农历7月10日,诸侯与郑在亳北(商故都之北,今河南郑州北部)会盟。郑国立即屈从于晋国,之后十二国联军撤走。 在十二国联军进攻郑国之时,楚共王熊审亦率军北上救郑国。同时,楚共王遣令尹子囊赴秦国请援,秦景公嬴石命右大夫詹率军随从楚共王救郑国。但在楚、秦联军进入郑国时,十二国联军已撤走。郑简公依照预定计划,出迎楚共王,并于农历7月27日出兵会同楚、秦之师再次侵入宋国。 农历9月,晋悼公再次率诸侯联军进围新郑。郑简公遣大夫公孙良霄、太宰石獒赶赴楚国告急,请楚国再次发兵援救。楚共王自料难以战胜诸侯联军,因而不肯发兵救郑国,又恐郑国就此降靠晋国,遂将公孙良霄、太宰石獒二人扣押。如此一来,郑简公就命令大夫王子伯骈向诸侯国乞和。到农历12月1日,晋悼公率十二国联军与郑简公在萧鱼(今河南新密尖山乡萧鱼口)相会。 至此,晋国完全掌握了对郑国的控制权,郑简公亦终于达到了避免楚国侵扰的目的。此后二十余年间,郑国未再叛晋国。 第二个渊源:源于奚族,出自唐朝时期库莫奚族锁卢氏部族,属于以部落名称为氏。 唐朝时期,鲜卑族分支有库莫奚族,属于宇文部的一支。 库莫奚之称始见于北魏登国三年(公元388年),然这一称号的出现,应在公元四世纪中叶宇文部被慕容皝攻破后不久。自此以后,史书有了不间断的记载,到公元十三世纪之后才不见其名,库莫奚族前后存在近千年。 库莫奚族有锁卢氏部,后为拓跋部的索卢氏、奚斗卢氏,其部族以为姓氏,有取谐音汉字称锁氏者。 第三个渊源:源于回族,出自中亚地区古阿拉伯撒马尔干,属于以原籍地名为氏。 撒马尔干,是宋、元时期古花剌子模王国的都城,即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撒马尔罕市。 花刺子模国原是中亚地区里海之东的一个小国,都城在兀笼格赤(一作乌尔达赤,蒙古语称玉龙杰赤,今土库曼斯坦共和国乌尔根奇)。由于兀笼格赤的原名为花刺模,因而东方称之为"花刺子模国"。 宋宁宗赵扩庆元六年(公元1200年),摩诃末继花刺子模国王位,他政令清晰,国家逐渐强盛,在夺取了西辽政权的西部地区之后,又通过多次远征,吞并了波斯(今伊朗)、吐火罗(今阿富汗)等周围各国,达到了全盛时期。然后,摩诃末建新都于撒马耳干(今乌兹别克斯坦之撒马尔罕),他一度还企图远征蒙古。当年,摩诃末曾派使节到中都(今北京),到处探听大蒙古汗国的虚实和进攻路线。其后,由于摩诃末大肆分封诸子,造成政出多门之态,国力渐弱。 宋理宗赵昀嘉定八年(元太祖成吉思汗十年,公元1215年),成吉思汗派使节到花剌子模国(Khorazm,今乌兹别克斯坦共和国),缔结通商贸易协定。成吉思汗按协定派出使臣与商队四百五十人、五百头骆驼,携带大批金银珠宝与商品前往通商。至讹答剌(一作兀都刺儿,今哈萨克斯坦共和国奇姆肯特)时,其总督亦难出见财起意,诬指商队为间谍,上报国王摩诃末屠杀之,侵吞了全部商品与骆驼。 当时成吉思汗为集全力攻伐金国,避免中断贸易,争取和平解决,便派出使臣,致书摩诃末责其背信弃义,要求交出凶手。摩诃末骄横一时,拒绝了成吉思汗的要求并杀害正使,剃光了两位副使胡须,押送出境。成吉思汗大怒,遂以攻金之事交付给木华黎,而自谋征讨花剌子模国之事。 宋嘉定十一年(成吉思汗十三年,公元1218年),成吉思汗灭了西辽政权后,将蒙古西境与西域接壤,完成了对花剌子模国的攻击准备。 宋嘉定十二年(成吉思汗十四年,公元1219年),成吉思汗亲统二十万蒙古大军西征,他的四个儿子术赤、察合台、窝阔台、拖雷,以及大将速不台、哲别随行。 蒙古大军长驱直入中亚地区后,成吉思汗先肃清了乃蛮部的残余势力,然后于宋嘉定十三年(成吉思汗十五年,公元1220年),借口当年袭击蒙古商队之事,发动了对花剌子模国的战争。二十万蒙古军消灭了花剌子模国的四十万军队,攻占了其都城撒马尔干(Samarkand),其国王摩诃末西逃,成吉思汗令速不台、哲别等穷追之,"斩首而回"。 之后,成吉思汗指挥蒙古大军西越里海、黑海间的高加索地区,深入到俄罗斯(Russ)境内,于宋宁宗赵扩嘉定七年(成吉思汗十八年,公元1223年)击败了钦察(Kipchak)和俄罗斯的联军。随后,成吉思汗又挥军追击花剌子模国的太子札阑丁(亦称札兰丁),在申河(今印度恒河流域)将其十五万军队彻底消灭,札阑丁只领五十余随员跳河只身逃命。成吉思汗曾命拖雷、巴拉二将率军渡申河追击札阑丁,未获而还。 宋宝庆元年(成吉思汗二十年,公元1225年),成吉思汗凯旋东归,将本土及新征服所得的西域疆土分封给四个儿子,后来发展为四大汗国。 宋端平二年(成吉思汗三十年,公元1235年),成吉思汗在蒙古汗国灭西夏政权之前病逝,其第三子窝阔台继任大汗。窝阔台汗派遣其兄术赤之次子拔都,率五十万蒙古大军开始第二次西征。西征军很快就彻底灭亡了花剌子模国,杀札阑丁。不久又大举征服俄罗斯,攻陷莫斯科、基辅诸城,并分兵数路向欧洲腹心挺进。 宋淳祐元年(公元1241年),北路蒙军在波兰西南部的利格尼兹(Legnica),大破波兰与日耳曼的联军。拔都亲率蒙军主力由中路进入匈牙利,大获全胜,其前锋直趋意大利的威尼斯,全欧震惊,称为"黄祸"。正当西方各国惶惶不可终日之际,拔都忽接窝阔台驾崩的噩耗,于是急速班师。 蒙哥于宋淳祐十一年(公元1251年)即大汗位后,令其弟旭烈兀率兵开始第三次西征。 这次西征主要方向是西南亚地区,头等目标是消灭木剌夷国(Mulahida,今里海南岸伊朗北部)。宋宝祐二年(公元1257年),旭烈兀率蒙古大军荡平了木剌夷之地,并挥师继续西进,攻陷报达(Baghdad,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),屠杀国民达八十万人,灭亡了历时五百余年的黑衣大食国(Abbasids)。 此后,旭烈兀又率兵攻陷阿拉伯的圣地麦加,攻占大马士革,其前锋部队曾渡海收富浪(今地中海塞浦路斯岛)。本来旭烈兀还打算进一步攻打埃及,当时的埃及王室已经收拾完东西准备投降,但旭烈兀随即得到了蒙哥在伐宋战争中阵亡的消息,遂停止攻击,率主力班师。 回族锁氏,即源于花剌子模王国都城撒马尔干,其民在成吉思汗西征时有大量被卷归中原的工匠、艺人等。到明朝时期,习惯将"撒马尔干"的汉译音为"锁懋坚",其后裔便立其首音的谐音汉字"锁"为姓氏,称锁氏。 二.迁徙分布: 今北京市,河南省的洛阳市,山东省的莱州市路旺镇,河南省新密县等地,均有锁氏族人分布。 三.楹联典故: 福建迁居有一老;竹凤焚香无二家:全联典指锁羽翰迁居河南宜阳锦屏山竹凤庄。 出泉州入河南诗书门第;离晋江就洛宜礼乐家声:全联典指锁羽翰离开福建泉州府晋江县,定居河南府宜阳县,用诗书礼乐振兴家邦。 九代两尚书政绩于今为烈;一朝三宰相家声振古如兹:上联典指在宋太祖、宋徽宗时,锁继恩、锁羽翰分别任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和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。下联典指宋朝锁政等三人,官居宰相、宰辅。 柄铁心而谏主犯颜力争不负监察御史;持玉尺以量才公道取士元称奉政大夫:上联典指宋英宗时锁咬儿任监察御史,精忠报国,力争上谏。下联典指明朝进士锁青缙,清朝时任刑兵部主事、山东大考官,授奉政大夫。 四.历史名人: 锁羽翰:(生卒年待考),宋朝尚书左仆射同平章事 锁继恩:(生卒年待考),宋朝尚书右仆射同平章事 锁咬儿:(生卒年待考),回族,著名元朝大臣。 锁咬儿,全名为锁咬儿·哈的迷失,为元朝回回。元英宗时任监察御史,精忠报国,力争上谏。 锁咬儿·哈的迷失在十二岁时,就开始宿卫元英宗孛儿只斤·宗硕德八剌潜邸,掌服御诸物。元英宗即位后,锁咬儿·哈的迷失拜监察御史。 元至治元年(公元1321年)春,诏起大刹于京西寿安山,锁咬儿·哈的迷失与御史观音保、成珪、李谦亨上章极谏,以为东作方始,而兴大役,以耗财病民,非所以祈福也。且岁在辛酉,不宜兴筑。 初,司徒刘夔妄献浙右民田,冒出内帑钞六百万贯,丞相帖木迭儿分取其半,监察御史发其奸,由是疾忌台谏。至是,帖木迭儿之子琐南为治书侍御史,密奏曰:"彼宿卫旧臣,闻事有不便,弗即入白,今讪上以扬己之直,大不敬。"元英宗糊涂信之,乃杀了锁咬儿·哈的迷失与观音保,杖刑了珪、谦亨,并黥之,窜诸遐裔。 元泰定帝孛儿只斤·也孙铁木儿泰定初年(公元1324年),元朝廷为锁咬儿·哈的迷失平反,追赠资德大夫、御史中丞、上护军,追封永平郡公,谥贞愍。之后又赐其妻子钞五百贯、良田千亩,仍诏树碑神道。 锁 政:(生卒年待考),著名宋朝宰相。 锁青缙:(生卒年待考),河南洛宁城郊寨礼村人。著名清朝大臣。 清朝时任刑兵部主事、山东大考官,授奉政大夫。 锁青缙,人称锁阁老,明天启四年(公元1624年)进士,曾任湖南长沙道员和江南主考,门生故吏遍天下。晚年告老还乡,回到洛宁,他喜欢为民请命,揶揄县令,轶事多多。 锁青缙的故事流传很广,他在与庸官的周旋中斗智斗趣,游刃有余,老百姓喜欢把他挂在家嘴边,津津乐道。 锁青缙小时候读书与别人不同,别人读书,非常爱惜书籍,如果不小心往书本上滴了墨汁,就懊恼不已,惋惜之余,还要自责。但锁青缙却不是这样,他喜欢往书本上乱写乱画,喜欢在字里行间写上自己的感受,搞"眉批"。 一次,私塾先生见他又搞"眉批",就用手指了指教室墙上,示意他注意墙上写的那几个大字。锁青缙一看,那墙上写着"敬惜字纸"四个大字。 过去的私塾,气氛肃穆,学子每天一进学堂门,迎面看到便是孔子的画像。学生得先在孔子画像前鞠一躬,然后再对着"敬惜字纸"四个字行个注目礼,在表明了自己对文化的敬畏之后,才可以坐下读书。学生们一般都不在纸张上乱写乱画,对于带字的纸张,都很爱惜,不能随便撕毁。 但锁青缙却有自己的看法,他对老师说:"我当然知道敬惜字纸,但我把自己的感想写下来,为的是加深理解课文。这样做,可以有效地利用学习资料,这也是爱惜字纸呀!" 老师听罢他的话,感到很惊奇,内心虽然嘉许,嘴上却没有表态,但出门之后,就高兴地对人说:"这个学生将来不得了,一定会中举!"锁青缙后来不但顺利地考上了秀才、举人,还进士及第,一路顺风,春风得意。 考中进士后,锁青缙于明崇祯十年(公元1630年)放任湖南长沙道员,位列正四品,常任江南主考,门生很多,名气很大。到了晚年,他告老还乡,回到了洛宁老家。 据说他回来的时候非常威风,当地当时再也没有比他官大的人了,随行差役带回了圣旨一道,还带回了"江南主考"和"文殿阁老"大纱灯笼一对。这两件东西,粘着皇上的恩典,带着朝廷的威严,颇有些尚方宝剑的意味。对地方官员来说,这是一个不大不小的震动;对锁青缙来说,这些则是自己身份资格的象征。 锁青缙告老还乡后,一直在家赋闲,逍遥自在,他开辟了一处菜园子,平时种种菜,活动活动筋骨。忽一日,县里的公差递话过来说:当今首辅大臣(宰相)宋玉坚不日来访,现在已经从京城出发了。 这消息经省、州、府、县,上传下达,各级官员诚惶诚恐,刻意逢迎;诸般衙役,四处奔忙,上上下下忙得不亦乐乎。但锁青缙接到消息后,内心虽然高兴,却不动声色,照样每日里到菜园子里种菜。 原来这宋玉坚乃湖南举子,当年锁青缙做江南主考时,学业上指点过他。后来他考中状元,官至宰相,感念恩师,就奏准朝廷,来拜谒锁青缙。宋玉坚的来访,给了锁青缙天大的面子。 宋玉坚来洛宁后,地方上的接待十分隆重,黄沙铺地,芦席罩天,前呼后拥,威严非凡。而锁青缙所在的寨礼村,却静悄悄的,没有搞这一套礼仪。锁青缙对村民们说:"该干啥干啥去,不要误了农活!"结果,宋玉坚来到村头,久候锁青缙不至,只好亲自到菜园子里来拜见。两人在菜园相见,中间隔着一道沟渠,锁青缙说:"唉,我已经老了,你拉我一把,我就过去了。"于是,宋玉坚就上前搀住他的胳膊,锁青缙这才迈过了沟渠。 宋玉坚见锁青缙竹杖芒鞋,布衣葛巾,打扮一如常人,家庭摆设也很简单,加上听他话里有话,让自己拉他一把,于是回到京城就给皇上说锁青缙生活清苦、终日种菜。 明崇祯皇上感念锁青缙为官清正,晚节磊落,钦准按"文殿阁老"的俸禄供应,并恩赐朝服一袭。从此以后,当地人便称锁青缙为"阁老爷"简称"阁老"。 明崇祯十二年(公元1632年),天下大旱,五黄六月,小麦在地,烈日在天,洛宁农民忙着下地收割,十分辛苦。可是县令提前催粮,派出衙役逼要。农民无法,只好请锁阁老出面说情。 这个县令名叫刘鸿业,是庸官,锁青缙平时懒得理他,但这次为了群众利益,只好头顶烈日,毅然前往。不过他没有去县衙,而是身穿朝服,带了家丁,直奔城内文庙。文庙,是祭祀孔子的地方,县令听说锁青缙要在文庙里见他,马上明白这是给他上政治课来了,只得小心聆听训示。锁青缙说:"我欲赴京面君,特来告别。备下四碟小菜,一点薄酒,还望笑纳。"县令一看,桌子上并无他物,只用白粉画了四个盘子和两只酒杯。 啥也没有,吃个甚!县令心中懊恼,感到尴尬,只好站在一边小心应付。锁青缙却旁若无人,不着边际地自言自语,并不搭理旁人,气得县令怨从心头起,恶向胆边生,正待发作。忽然两只麻雀飞来,落在大殿梁上打闹嬉戏。 锁青缙于是指桑骂槐:"五黄六月,焦麦头天,人人都去去龙口夺食,颗粒归仓;你这小小东西,竟敢在我面前闹梁(粮)!" 县令一听,知道锁青缙对自己催粮逼款不满,马上说"夏粮缓征,夏粮缓征"。 官员之间争锋,斗智斗狠是常规,而锁青缙却是斗智斗趣,这类官场上的风趣人物,为生硬的政治斗争增添了一些柔软。 一年腊月,天寒地冻,田间无农活可做,村人甚感无聊,见了锁青缙,都说搞点文艺活动吧,也好让大家解解闷。 锁青缙说,这容易。腊月二十四日一大早,他派人在村头竖起一个稻草人,左手拿着二百文铜钱,右手拿着一把刀。身上挂布条,写着一行字:"打一俗语。猜中者,可得酒席一桌;酒席由设谜者奉送。" 消息传开,到寨礼村猜谜的人,就像赶庙会一样多。但大家猜来猜去,都没有猜中。 锁青缙笑着说:"如果都猜不中的话,到大年三十我可要撤掉擂台,免送这桌酒席了!" 到了大年三十,还是没人猜中,锁青缙派人来撤稻草人,正待动手,忽然走近一个人,说:"且慢,让我猜猜!" 大家一看,此人是新科状元马起龙。只见他围着稻草人转了一圈,上前把稻草人左手中的二百文钱,悉数装进自己的口袋。又慢慢拿下稻草人右手里的刀,砍掉了稻草人的头。 大家都说"你这个人猜不中也就罢了,竟还要抢钱搞破坏!这还了得?快告诉阁老去!" 不料锁青缙来一看,哈哈大笑:"好一个新科状元!你猜对了!" 大家不解,一头雾水,锁青缙解释说:"这叫'得财伤主'", 大年初一,锁青缙果然在家里摆了一桌筵席,但不是单独请新科状元一人来吃,还请了村中几个读书人,他鼓励大家要像新科状元那样,开发智力,科举入仕,为乡里争光。 过罢年,新科状元离乡去京城了,锁青缙意犹未尽。洛宁到处是竹子,他就找来一根竹竿,在顶端绑了几斤牛肉,让大家做游戏,游戏规则是:这几斤牛肉,谁能摘下来就归谁。但不准放倒竹竿,不准攀援竹竿,只准用手摘取。 高大粗壮的竹竿,就那么竖在村头,围观的人群中,不知有多少聪明人,但谁也没有办法把肉取下来,只能干着急。 消息传开,有一个名叫张绾的年轻人,来到寨礼村,二话不说,把那竹竿往水井里一竖,便把牛肉摘走了。锁青缙说:"这叫'垂手而得',这小子脑子会拐弯,是个好材料。" 锁青缙有一个学生,名叫赵廷桂,聪明过人,天资丰盈,但玩心很大,学习上漫不经心,行为上吊儿郎当。锁青缙恨铁不成钢,一次很生气地对他说:"从古到今,凡欲有大作为者,必是聪明加勤奋。你天资聪明,但若就此耽误下去,一辈子也别想出人头地!" 想不到这学生的脾气也很大,当面顶撞道:"如果我能出人头地咋办?你敢打赌么!" 锁青缙说:"你若能出人头地,我家大门朝后开!" 这一晃数年过去了,有一天锁青缙正在家里大宴宾客,一小男孩故意来到门前拉屎,守门人上前干涉,可那小男孩梗着脖子说:"我爹说了,阁老爷的大门朝后开!这儿不是门!"守门人向阁老汇报这件事,锁青缙一拍脑门,说快去打听打听这孩子的父亲是谁! 一打听,才知道这小孩是新科进士赵廷桂之子。 锁青缙一摆手说:"好了,没啥说的,把前门堵死,大门朝后开!"他这才把当初激励赵廷桂的事讲了出来。 赴宴的人都过来劝阻:"当年一句玩笑话,何必当真?" 可锁青缙哈哈一笑说:"一句话激励出一个进士,大门朝后开,值!" 锁运诚:(公元1935~今),回族;陕西安康人。著名口腔医学专家。 1956年毕业于第一军医大学。历任中国人民解放军三七六医院口腔科军医、主治军医;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新疆总队医院口腔疾病防治中心主任,副主任医师。 先后为武警部队首届医学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,武警部队口腔医学专业组副组长,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及乌鲁木齐市口腔医学会理事,新疆维吾尔启治区牙病防治指导组专家组成员。 主要从事口腔颌面外科的研究和治疗工作,以中西医结合进行科研和临床实践,攻克常见病、多发病。 曾被评为原新疆军区科技大会先进科技工作者,并获多项成果奖。 主要论著有《耳压麻醉拔牙》、《中医药治疗淋巴结结核》、《牙本质再生修复探讨》等。 锁 安:(公元1938~今),河南洛宁效乡人。著名地方医务工作者。 现任新疆建设兵团工一师卫生处处级调研员。 锁志文:(公元1945~今),河南洛阳人。著名环保技术专家。 高级工程师,1968年兰州铁道学院机械系毕业,现任职于铁道部石家庄车辆工厂,石家庄环境科学学会常务理事。 主要从事环境保护工作、社会科学研究。在环境科学、信息科学、工程技术、领导科学等方面有较精深研究。 代表性著作有《自然与社会科学综论》、《人应该无愧于生命》、《铁路环境保护教材》、《路》等;发表论文100余篇,主要有《应尽快建立全国信息网络》、《抓好信息工作,促进中华腾飞》、《切盼建立环境信息网络》、《思想政治工作的中心是调动人的积极性》、《四宫数学》等。很多建议被各级政府采用。 1994年被国家环保局、共青团中央环宣575号文件授予全国环境保护宣传教育先进个人称号。1999年8月中央人民族大学出版社出版锁志文环保、政论文选编《再造诺亚方舟》三十六万多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