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家姓—危姓
危
一、 姓氏源流
危氏源出于三苗族。相传上古时帝尧因儿子丹朱行为不检,故而把帝位禅让给舜。当时居住在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、江西鄱阳湖一带的三苗部族比较强大,他们也反对禅让。丹朱就联合三苗起兵,与舜争夺天下。舜派大禹领兵镇压,禹在丹水一带打败了三苗,三苗君主被杀,丹朱不知所终。叛乱被平息后,舜帝将三苗族人迁徙到西北的三危山(甘肃敦煌东)一带居住。三苗后裔遂以危为姓,称危氏。另外,明初文学家危素之祖本姓黄,他改姓危后,其后人亦称危氏,成为危姓的一支。 《舜典》的"传"中,曾将当时三苗的来龙去脉加以介绍说:"三苗,国名,缙云氏之后,为诸侯,号饕餮。"另外,其《名义考》也指出"三苗建国在长沙,而所治则江南,荆、扬也。"
二、 郡望堂号
【郡望】
汝南郡:汉高帝置,治所上蔡,在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。
临川郡:三国时吴国置,在今江西省抚州市一带。
【堂号】
"太史堂":明朝时危素少通五经,元朝时做经筵检讨。他修了《宋史》、、《辽史》、《金史》,官至翰林学士。元朝亡后,他又修了《元史》。
三、 历史名人
危昭德〔约公元一二六零年前后在世〕字予恭,昭武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理宗景定初前后在世。宝佑元年(公元一二五三年)进士。历官侍御史,擢工部侍郎。在经筵累以经义进讲,颇多规正。昭德着有春山文集,《宋史本传》巳佚亡。今存巽斋四六一卷,《阅库总目》存骈文四十九首。
危仔昌:后梁南城人。乾符年间江淮盗贼横行,危害乡里。危仔昌聚集丁众,立壁垒保护乡里,大破寇盗,保护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朝廷因此召他做官,他历任虔州防御使、信州刺史。后来他投奔吴越,子孙都在吴越当了官。
危稹:宋朝临州人,字逢吉,淳熙年间进士。他因为文章出色而被洪迈、杨万里所赏识,被荐为秘书郎。后因触怒当朝宰相,被贬出知潮漳二郡,俱有名绩。
危素:字太朴,一字云林,明朝金谿人。他少通五经,在吴澄、范椁门下游学。元朝至正年间被授为经筵检讨,编修宋辽金三史,纂后妃等传。明初为翰林侍讲学士,与宋濂同修元史,并兼弘文馆学士,有《危学士集》。
一、 姓氏源流
危氏源出于三苗族。相传上古时帝尧因儿子丹朱行为不检,故而把帝位禅让给舜。当时居住在河南南部至湖南洞庭湖、江西鄱阳湖一带的三苗部族比较强大,他们也反对禅让。丹朱就联合三苗起兵,与舜争夺天下。舜派大禹领兵镇压,禹在丹水一带打败了三苗,三苗君主被杀,丹朱不知所终。叛乱被平息后,舜帝将三苗族人迁徙到西北的三危山(甘肃敦煌东)一带居住。三苗后裔遂以危为姓,称危氏。另外,明初文学家危素之祖本姓黄,他改姓危后,其后人亦称危氏,成为危姓的一支。 《舜典》的"传"中,曾将当时三苗的来龙去脉加以介绍说:"三苗,国名,缙云氏之后,为诸侯,号饕餮。"另外,其《名义考》也指出"三苗建国在长沙,而所治则江南,荆、扬也。"
二、 郡望堂号
【郡望】
汝南郡:汉高帝置,治所上蔡,在今河南省上蔡县西南。
临川郡:三国时吴国置,在今江西省抚州市一带。
【堂号】
"太史堂":明朝时危素少通五经,元朝时做经筵检讨。他修了《宋史》、、《辽史》、《金史》,官至翰林学士。元朝亡后,他又修了《元史》。
三、 历史名人
危昭德〔约公元一二六零年前后在世〕字予恭,昭武人。生卒年均不详,约宋理宗景定初前后在世。宝佑元年(公元一二五三年)进士。历官侍御史,擢工部侍郎。在经筵累以经义进讲,颇多规正。昭德着有春山文集,《宋史本传》巳佚亡。今存巽斋四六一卷,《阅库总目》存骈文四十九首。
危仔昌:后梁南城人。乾符年间江淮盗贼横行,危害乡里。危仔昌聚集丁众,立壁垒保护乡里,大破寇盗,保护了当地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。朝廷因此召他做官,他历任虔州防御使、信州刺史。后来他投奔吴越,子孙都在吴越当了官。
危稹:宋朝临州人,字逢吉,淳熙年间进士。他因为文章出色而被洪迈、杨万里所赏识,被荐为秘书郎。后因触怒当朝宰相,被贬出知潮漳二郡,俱有名绩。
危素:字太朴,一字云林,明朝金谿人。他少通五经,在吴澄、范椁门下游学。元朝至正年间被授为经筵检讨,编修宋辽金三史,纂后妃等传。明初为翰林侍讲学士,与宋濂同修元史,并兼弘文馆学士,有《危学士集》。